纸尿裤好,就是走路有点重广东医护在武汉的
刘军连预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947639382191464&wfr=spider&for=pc1月24日,大年三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邹子俊接到电话通知,当晚就要启程去武汉。他打包了一大箱衣服,做好了不知何时回家的准备。同院的血液内科护师梁玉婵取消了2月2日领取结婚证的预约。医院口腔科护师何丽娜则在临行前,使劲扣掉了刚做的美甲。作为广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成员,他们和其他名医疗队员一起,在除夕夜登上飞机,在空中跨入新年。大年初一,广东医医院医护人员手中,接过了严重透支的病区——元旦过后,医院就已开始成立隔离病区,负责收治当时有过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的病人,增援抵达之前,他们已经坚守二十余天。之后,广东医疗队重建秩序,用木板胶纸隔出缓冲区,用小推车来回运送氧气罐挽救病人几近衰竭的呼吸,以额外的劳动与变通对抗着物资短缺……九天过去,希望的曙光渐现。年1月27日23时许,医疗队成员结队步行1.3公里去上班透支中的增援:四倍人手依然忙碌,病人称门诊无处立足作为武汉市医院医院,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4公里的医院承担着巨大诊疗压力。这家原本优势为康复专科的医疗机构中,广东医疗队接管的是一个由外科病房改建成的病区,目前收治约80名病人,一半以上是重症,大半病人呼吸衰竭。1月26日早晨,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国栋走进病房时,留守的是医院眼科的一名女医生,原有的呼吸科已有半数医生在接受隔离治疗。中山医院内科ICU护士胡吉祥回忆,病区里一位阿姨告诉他,在他们到来前,医院护士经常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走路腿都在颤抖,站也站不稳。广东医疗队领队郭亚兵介绍,在交接工作时,有的医院医生几欲落泪。那时的医院如同这座城市里医疗机构的一个缩影。邹子俊向南都记者表示,他在武汉工作的一名医生朋友自我隔离14天后又继续上阵。“所有的医生都要排班,皮肤科医生做线上发热咨询,大内大外直接去一线,下隔离病房。压力很大,一聊就哭。”医院呼吸科护师凌云璐说,据病人讲述,医院发热的病人门诊量曾经一天上千人,一楼挤得没有立足之地,医务人员完全透支。医疗队接管后,最先做的事情之一便是给一些达到出院条件的病人办理手续。医院护理学主管护师郑爽欢回忆,一位和她父亲差不多年纪的50多岁大叔,得到床位时哭着朝医护人员说着感谢的话,“我在外面已经等了几天了。”1月28日,医务人员值班室的墙上,多盏床头灯亮起,代表多名患者呼叫护士。凌云璐向南都记者介绍,目前广东医疗队约80名护士每次轮班4小时,但往往从出发到完成清理消毒需要耗费8小时,有时午饭不能吃,有时晚饭不能吃。“这个病区里原来就只有二十几个护士,要管80个病人,一人排8小时的班。我们现在都很感叹,这都是怎么过来的。”全身包裹严实的防护服不仅穿脱不易,并且几个小时内不准喝水和上厕所,为此,许多医护人员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纸尿裤。1月26日下午,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曾振华作为第一批值班医生,匆匆走进了医院三号楼第二层的病区。完成六小时值班任务后,他笑着提醒即将接班的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肖冠华,“夜里的班有八小时呢,穿上纸尿裤,真的有需要,不过就是走起路来挺沉的”。重建秩序:木板胶纸隔出缓冲区,小推车运“大炮”改善供氧广东医疗队抵达时,病区内除了个别留守的医护外,护工、清洁工等后勤人员已全部离岗。多名医护人员谈起第一次进入病区时,都表示感到难以置信。中山三院护理科护师张晓玲看到工作间的杂物堆积成山,物资混乱,“心里真的太难受了。”张晓玲在队友海秀的防护服上画了一个带笑脸的太阳。接管几天内,医疗队的院感专家们带领医护人员冒着风险处理包括针头在内的成堆医疗垃圾,按标准对病区重新清洁、消毒、整理各院自备物资。随后坚持每天打扫两次病房,清理医疗垃圾和病人的生活垃圾。医院重症医学科曾振华在用木板临时搭建的缓冲区穿戴防护服。邹子俊介绍,隔离病房需要划分三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穿脱防护装置需要在不同区域按步骤小心进行。而医疗队接管的病区并无这样的划分,接管时整个空间都已被污染。针对这一情况,医疗队用木板隔出一个空间,将原来的医生办公室改造成一个半清洁区作为缓冲。木板存在缝隙,就用透明胶布封住。医护人员进出时,院感组在外指导操作。病区的救助条件也让医生们感到头痛。邹子俊表示,对于呼吸衰竭的病人,氧气不够是最大的问题。病区里的统一供氧只有0.1kPa到0.15kPa,而正常的呼吸机最少要0.4到0.5kPa才能撑住。医疗队一度征集家庭氧疗仪作为支撑。为了提高氧气的供给量,搬运几乎一人高的氧气罐也成了日常。这些蓝色的钢瓶被医护人员称为“大炮”,他们推着小车到一楼,小心地将“大炮”挪到小车上,一次搬运一个,“吱吱呀呀”地推回病房,用扳手旋开,接上设备。1月28日,广东第二批医疗队人驰援湖北,接管第一批增援楼上的呼吸七科,负责约60名病人。2月2日,社会捐赠的台制氧机到货。加上原有的,总共台,尽管仍少于病区内病人人数,缺口已经大幅填补了。中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茗向南都记者介绍,在没有特效药的当下,救治最重要的就是帮助病人扛过最为艰难的时刻。自从加强供氧后,病区里更多重症病人得以转危为安。有的变化同样显而易见,一些曾在护士打留置针时不予理睬的病人,如今愿意主动配合。对抗物资短缺:防护设备反复消杀,烈酒代替消毒酒精尽管来时已“自备干粮”,广东医疗队还是很快便遭遇防护物资供给困境。1月26日下午,中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师李青进入病房时,防护服没有标准鞋套,护目镜已被消毒使用多次。最基本的护士鞋也并无供应,值完一班脚就被磨出了泡。1月29日,护师张晓玲轮值时,N95口罩已经耗尽,她用国产防护口罩代替,戴上后明显漏气。同事们考虑到存在风险,将她分配在药疗班。医疗人员穿上防护设备。为了节约防护用具,有检验科人员承担消杀清洗护目镜与防护屏的责任,往往在消毒间里一蹲就是几小时。还有临时承担起后勤责任的医护人员因为买不到75度的消毒酒精,拉了辆三轮车采购了一批高度烈性酒,对住处进行擦拭消毒。陈茗告诉南都记者,广东医疗队出发时,该医院里几乎所有防护服,但在巨大的消耗量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而随着广州确诊、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数量的攀升,医院医院、广医一院、暨大附一院、中山医院等也不得不向社会征集装备。陈茗说,医疗队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曾几度告急,所幸没有真正断过。有医院领队向媒体表示,目前全国支援的物资发放到一线医务人员的渠道仍不太通畅,医院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后,得到了相对足量的补充。病房百态:有人对儿女称在外旅游,有人骑车7小时看望病重母亲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之外,这个在特殊时期改造的病区也见证着患者与家属的种种选择。2月1日,南都记者在医院见到一位从孝感骑单车前来看望64岁病重母亲的女士。她回忆,过年前后,父亲在
上一篇文章: 有张图正在朋友圈刷屏,你急缺药,或者你有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