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数据排查大脑织密疫情防控防护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www.xftobacco.com/

本报记者孙颖

疫情防控工作环环相扣,大数据排查是其中重要一环。近日,记者走进海淀数据排查“大脑”——海淀社区防控组数据组,看这里如何为疫情防控织密防护网。

数据组办公室50来平方米,中间的会议桌上密密麻麻摆满了显示屏和笔记本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前,后面高高的两摞书上放着电脑显示屏,一拖二分屏办公是数据组的“标配”。

“我们要不停地接数据、派数据、电话核实情况、审核数据、回传数据,一个屏幕不够用。”数据组负责人任志伟说,鼠标一动,一个表格就从笔记本屏幕上“跳”到电脑显示屏上,记者感觉眼花缭乱,他却习以为常。

22时53分,条数据;次日1时24分,条数据;3时45分,条数据……市里的数据在不停下派,办公室的电话声、键盘声一直没有停歇,任志伟和同事们不停地“拆”着数据,将一条条数据分派到全区29个街镇个社区、村,方便一线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核查。

“每条数据背后都可能是一个风险人员,只有我们干得快,社区才能管得快,病毒才能跑不快!”来自海淀区委组织部的任志伟和14名从国资系统借调来的“战友”,与各街镇及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多人的核查队伍一起,快速、精准锁定每个数据,不漏掉一个“关键人”。

自年2月初成立以来,数据组一个24小时接着一个24小时循环往复,处理数据已超过万条。

近日,受疫情影响,海淀区数据核查量暴增,仅5月13日单日数据核查量就达到38万条。

“在常态化核查队伍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协调18家国企与街道对接,随时根据需要充实数据核查力量,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让一个个‘关键人’落点落位。”任志伟说。

“早班,9时至待定;中班,15时至夜;晚班,20时至收工……”在数据组的排班表上,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早班连着晚班、晚班连着早班是常事。

办公室里,两张行军床常年打开,床上放着卡通抱枕和大饼图案的毛毯,童心洋溢,旁边还有三张行军床被折叠起来。数据组的14名组员都是“90后”、“00后”,年轻、有担当,努力让数据跑在疫情前,快一点,再快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