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恩施这几对逆行中的夫妻档,用行

恩施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付瑞勇

通讯员刘铁强侯丹丹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逆行,向着汹涌的疫情冲锋!

有一群“白衣战士”,他们的力量来自医者仁心。作为恩医院,医院冲锋在抗“疫”最前沿,用“加油!”向“救死扶伤”的承诺签到。

01:00

▲点击播放视频

2月1日10:27,抗“疫”首战告捷,一条好消息振奋人心:全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16:00,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第二突击队全体队员集体出征,46名医护人员喊出“为国而战、为湖北而战,为恩施而战”的誓言,投入第二场战斗。

与疫魔竞速,与死神赛跑。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区,每天,都在上演戳中泪点的抗“疫”故事。其中一对对“夫妻档”,他们演绎了“疫”线上的最美“二人转”。

一个走向病区的身影

“等爸爸回家,陪你过生日、架马肩!”

“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

2月2日,彭杨拨打丈夫葛舰手机号码十几遍,均无人接听。她说,几声“嘟、嘟”后的自动回复是她最怕听的声音。

彭杨是医院感染科一名护士,在家等待命令。1月22日,丈夫葛舰被选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第一突击队,首批投入抗“疫”战斗。

“辛苦了!”彭杨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葛舰走向隔离病区的背影,附上一个爱心符号,为他出征壮行。

彭杨朋友圈截图。

“宝宝,生日快乐,爸爸进隔离病区了!”恰巧那天是刚满3岁的女儿“准准”生日,隔着手机屏幕,葛舰送上了生日祝福。

葛舰朋友圈截图。

彭杨回忆说,每次和葛舰视频聊天时,他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中露出两只眼睛,很难辨别是他的模样。

每天下班,葛舰都要回驻地隔离。驻地距家仅15分钟的路程,路过时他只能朝家的方向望一眼。

工作中的葛舰。

2月1日下午,葛舰在楼下取换洗衣服,与妻子隔着10米远的距离,目光对视了一分钟,转身离去。“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担心我们!”母亲从家里阳台探出头,朝儿子挥了挥手。

“爸爸,你辛苦了,我等着你早点回家。”电话那头女儿呢喃的话语,听起来很暖心。

“等爸爸消灭了病毒,陪你过生日、架马肩。”挂断电话,葛舰的泪水润湿了眼眶。葛舰说:“我是一名感染科医生,在疫情面前,必须冲在一线、护佑生命。”

一篇写给婴宝的日志

“你长大后,一定会支持爸妈的选择!”

“今天,爸爸妈妈成了抗‘疫’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同盟,等你慢慢长大,再给你讲我们的战斗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支持爸妈的选择……”

这是一篇抗“疫”日志,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真情。这篇日志作者名叫郑爱娜,是进驻隔离病区的首批应急分队队员。

1月24日8:00,大年三十,郑爱娜收到护士长张芬发来的信息,称次日8点到感染科报到。

一切来得太突然。“你去!娃儿有我们照顾。”父亲郑明生抱着1岁9个月外孙芊芊,支持女儿上抗“疫”前线,表示为她守好后方。疫情何时解除?郑爱娜脑中一片空白,立马电话呼叫孕婴店送来3罐奶粉,为女儿备好粮。

进入隔离病区,每名医护人员要穿戴2件隔离衣、1件防护服、2个口罩、2双手套和鞋套,还有1个护眼镜。郑爱娜有些紧张,但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每天护理确诊或疑似患者,输液、换药,有时还要帮忙处理大、小便。由于防护服不透气,郑爱娜每场护理结束时都汗流浃背。

1月27日8:00,郑爱娜下班走出病区,下楼梯时遇到了丈夫董涛。医院保卫科上班,被派到感染大楼门口值守。

郑爱娜、董涛夫妻俩合影。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千万别大意。”郑爱娜对董涛的叮嘱语速有些急促,甚至都快吼了出来。董涛执勤点距隔离病区门口仅5米,时常有确诊、疑似感染患者进出治疗、检查,“中标”的风险很高。

在病房之间不停穿行,郑爱娜经常“收到”感动。杜某是一名确诊患者,入院治疗时,伴有腹泻症状。每次上厕所前,都要呼叫护士帮忙取掉胸前贴着的心电监护仪5个导联,接着再贴上。

杜某想出一个笨招,生硬记住5个位置的导联线颜色,上厕所结束后再对应贴好。“真厉害,护士平时都是靠导联线上的字母才贴到准确位置,她仅靠记忆贴,竟没有差错。”郑爱娜恍然明白,杜某的用意是在少接触护士,减少她们的感染机会。

郑爱娜回忆说,刚进隔离病区时,被感染科主任李小丹,在她后面轻轻踢了一脚。理由是她进病区了没关大门。

“踢你一下,长个记性,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安全呀。”直到下班时脱下防护服,李小丹才看清被踢人的面目,向郑爱娜道歉。从那时,郑爱娜时刻把“安全”记在心中。

回到驻地,郑爱娜躺在床上习惯性翻出手机上女儿的照片、视频,有时深夜难眠。“这是第一次离开女儿超过12小时,不知道还要多久,希望速战速决。”郑爱娜说,“疫”战凯旋,一家团聚。

一个放心后方的坚守

“我们在一起,你在前线安心抗‘疫’!”

“叮、叮、叮……”

2月2日22:00,医院资产管理科科长代勇回到家刚端起饭碗,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这是一个从河南医疗厂家打来的电话,称马上调集一批货到恩施。

“这几天电话没离过手,每天要接多个电话,打出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代勇说,最近一段时间,经常产生幻听,听到电话铃响。

工作中的代勇。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代勇看来,防护服、口罩等好比“粮草”,关乎战斗胜负。春节期间,医疗用品生产企业停工,加之交通管制,物流运输不畅。物资紧缺、运不进城,咋办?

“要让每一件医护用品用在刀刃上,第一时间满足前线需求。”自1月21日以来,代勇在库房既当联络员,又当分发调度员。一边在全国联系厂家找存货,收集捐赠信息,派出货车司机将后方物资运往前线;一边核算每个科室的需求量、使用数,按人头、天数限量分发物资,优先保障一线。

和代勇一样,妻子汪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9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