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的人多起来了,小虹直击虹口的
疫情变化反复的当下,社区和社区诊室作为基层的“神经末梢”,接触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挥着网底作用。去年遍布上海的家发热哨点诊室充分发挥了“哨点”作用,为病例筛查、精准防控及时提供预警。
近日,记者走进虹口社区疫苗接种点和发热哨点诊室,了解到基于当前疫情变化的新形势,社区防控手段进一步“加码”,构建“打疫苗、重流程、严核查”三道屏障严防疫情。
第一道:重预防,开足马力打疫苗
疫情变化无常,注射疫苗成为大家防护病毒的重要预防措施。自南京疫情曝出后,附近居民纷纷前来打疫苗,嘉兴路街道接种服务也“开足马力”,保障更多人群顺利打疫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瑞虹月亮湾的疫苗接种点。可以看到该处商场进出口处设立了严格的关卡,有专人值守检查健康码。街道每日开放4个固定接种点,1个流动临时接种点,临时接种点在各个居民区轮流设立,最大化地覆盖社区。
“最近来接种疫苗的人很多,每天一百来个左右。平时周一到周五晚上6-8点有接种场次,周末下午还会增加一场2-5点的。现在是夏天,居民饭后喜欢出来溜达溜达,顺便就把针打了,挺好的。”
嘉兴路街道管理办主任袁媛说,这里周边居民区多,人流量大,当初设点是想在争取辖区居民的同时也能争取一些到月亮湾来的居民,临平路地铁4号线出入口也带来了大人流,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实现疫苗注射全覆盖。
第二道:重流程,闭环管理防漏洞
6月11日,附近居民余先生出现发热症状,前来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就诊,自述前一天自测体温37.8℃,还有腹泻症状。通过流调发现他有近期广州出差史,发热哨点立刻警惕“吹哨”,第一时间上报区卫健委专门负责部门,医院发热门诊进一步排查,哨点医生于第二天电话随访患者健康状况。
“只要发现一点疑似患者的蛛丝马迹,发热哨点都不会放过。”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柳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全面落实各项防控要求。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流行病学史,误打误撞地过来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严格闭环管理好,不让他再乱跑。还是建议知道自己有流行病学史的居民,直接去发热门诊就诊。”
近期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发热哨点加紧了流行病学的防范,扩大了筛查的范围。当发热人员来到发热哨点,将在工作人员指引下通过专属通道进入发热诊室,第一时间与正常就诊人员物理分隔。
在发热哨点诊室,医生将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基本信息登记,暂留患者并将情况上报区卫健委专门负责部门。同时,由区卫健委联系并安排专门的车辆将患医院发热门诊,做进一步的新冠排查及相关诊治。在排除诊断之前,避免患者再与外界接触,防止可能的传染风险。
“每一位病人的就医详细情况、后续随访都有明确记录。”黄柳介绍道,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内每天安排一位主治以上级别的全科医生,他们都经过市级统一发热门诊防疫要求的培训。工作人员进出口与患者进出口分开,全方位保障安全。
这种闭环管理,让发热哨点诊室真正发挥了“神经末梢”作用。
第三道:严核查,挨家挨户去提醒
“您好,打扰了。请问最近您和家里人有去过这些地方吗?如果有亲友来探亲,最好避开最近这段时间哦,等疫情稳定大家再相聚。”连日来,榆兰居民区的社区工作者周美华挨家挨户地敲开居民的大门,面带笑容地向他们询问最近有无接触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并关心他们的疫苗接种情况。
这是南京疫情出现后,嘉兴路街道社区开展的“全覆盖”式排摸核查。从7月20日起,嘉兴路街道各小区工作人员就开始挨家挨户排查,掌握核实居民的动向,确保不能漏一人。
“至今已经排查了好几遍,不分白天黑夜,每天都在倾尽全力,从街道领导到社区干部、志愿者,能用上的全用上了。”榆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红梅说道,“我们能做的、该做的都会做。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我们的辛苦也就值得了。”
此外,为保障社区安全,嘉兴路街道在各小区出入口张贴中高风险地区清单,告诉居民如果是途经或去过这地区的,要12小时内向居委申报。包括楼栋、电梯里都24小时大喇叭播报,显示屏上也会插播。小区业主群里也定期发通知要求他们报备。通过区里“大数据”公布的可疑信息,工作人员也会根据信息定向去找居民进行筛查。
疫情形势严峻的当前,虹口社区精心构建“三道屏障”,层层“加码”,尽心尽力守护着居民的健康。居民们也都看在眼里,来自社区的刘先生竖起了大拇指:“社区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扎实的行动,让病毒无处落脚,也让我们居民特别心安。”
记者、摄影:冯卓清
部分图片:嘉兴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