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预警系统防雷,水利防雷工程,变电站防
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洪水预警报系统频繁遭受雷击而提出,从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入手,以理论计算为依据,参照电子信息系统规范标准进行防雷方案探讨,目的是引起有识之士共同 式中: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校正系数。因测站主要分布点有旷野和河边,k分别取值计算。旷野取2,河边及特别潮湿地取;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例如:以云霄杜塘水库为例计算多雷区、高雷区、强雷区的旷野与河边的各参数值,并根据标准GB-94和YD可查出直击雷防护类别如下表等级多雷区40三类三类高雷区60三类三类强雷区68三类考虑到预警报系统的各测站虽属一般性建筑,但由于洪水预警报系统的通信设备大量使用微电子电路,其抗过压能力很低,且从年度记录可知杜塘水库的雷击四次分析,大大超过理论计算的最大值,同时洪水预警报系统就是要求在这种雷电暴雨的恶劣环境中运行可靠。为此,建议重要站点及中心站应采取防雷建筑物二类设计。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护等级确定雷电防护等级划分有雷击风险评估和系统重要性、使用性确定雷电防护等级。按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1和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2确定N值:当N<NC时,其中:NC=×10-/C,可不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当N>NC时,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按防护装置拦截效率,确定其雷电防护等级。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分级:根据GB-表规定选择雷电防护等级。一般洪水预警报系统的测站、中继站选D级。因该系统要求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可靠,建议重要中心站选用C级。方案确定根据上述计算与分析,洪水预警报系统测站、中继站、中心站的防雷设计可按以下类别与等级防护设计。根据GB-94与GB-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议选定防护设计方案站点类别等级分区设计方案测站、中继站三类D级LPZ0A避雷针、引下线、外屏蔽、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系统中心站二类C级LPZ0ALPZ0BLPZ1避雷针、引下线、外屏蔽、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浪涌保护同时,本文防雷系统考虑采用内部、外部相结合的防雷措施为设计基础,按照GB-规定构筑综合防雷系统图。
洪水预警系统防雷,水利防雷工程洪水预警系统防雷,水利防雷工程4外部防雷设计接闪器的设计:考虑到测站、中继站、中心站的实际情况以及假设中心站的机房屋面己无需保护其它设备,屋面接闪器己采用避雷带与建筑物混凝土内的钢筋相连构成暗装避雷网。若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或屋面仍未受保护,可加装避雷针保护,如图2所示,设接闪器的滚球半径为R、天线顶端距地高度为h米,距避雷针的距离为d米。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针长1m以下采用圆钢φ12mm或钢管φ20mm。针长1~2m采用圆钢φ16mm或钢管φ25mm。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防腐处理。引下线的设计:引下线宜优先采用圆钢或扁钢,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多根引下线时宜装设断接卡,并采取防腐措施和保护设施。接地网的设计:按照水平网状方式布置的地网,其接地电阻计算公式为:式中:ρ为土壤电阻率,S为地网中面积,L为接地体总长度包含垂直接地体,d接地体直径,h为接地体埋深。接地体的冲击利用系数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垂直接地体间距及水平接地体间距为5m,埋设深度为。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应采取措施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连接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应符合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规定。测站、中继站的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建议接地电阻取用4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放宽至10Ω。但中心站应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根据国标GB-强制性条文规定取用最小值,在此建议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Ω。优先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增加人工接地体,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成环形接地体,并可作为总等电位连接带使用。外部设备屏蔽: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结合发射与接收装置的实际情况,外部设备屏蔽措施采取金属外壳屏蔽。
箱式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防雷器5内部防雷设计:内部防雷设计主要是电磁脉冲的防护,即在建筑物遭受直击雷或附近遭雷击的情况下,防止线路和设备产生过电流和过电压即电涌。电源线路的防雷设计考虑电源线路应改用电缆进出,由于供电是TN交流配电系统,接地方式采用TN—S。同时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及漳州市洪水预警报系统的电源设备分类均按照规定设计。在LPZ0A或LPZ0B与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I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从LPZ1区起各分区交界处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连接线要求平直、简短并在规定允许值范围内。浪涌保护器(SPD)选择: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SPD1、SPD2、SPD3……的型号选择,可按照设备保护分级、防雷分区、安装位置级别,根据浪涌保护器的各参数值查GB-表选定。如上所述架空天线己采取避雷针保护,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0B)内。为此,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可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各特性参数值查GB-表、表选择。由于受避雷针保护,其雷电波主要是感应雷电流,幅值一般低于KA,而高频电缆不能装过多的浪涌保护器增加损耗,因此,设计在接收与发射装置的射频出、入端口处安装浪涌保护器即可。多副天线的天馈传输系统,每副天线安装适配的天馈浪涌保护器。接地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连接到LPZ0A或LPZ0B与LPZl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另馈线从天线上下来应每隔5米,将馈线屏蔽层与铁塔进行电气连接,以防止侧击,在入口处与其屏蔽层、机房内汇流排连接,同轴电缆的上部、下部及进机房入口前应将金属屏蔽层就近接地。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埋地敷设.如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络也必须根据国标GB-第一条规定做好防雷与接地保护。在LPZ0A或LPZ0B与LPZl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系统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浪涌保护器应根据各特性参数值查GB-表、表选择。光纤接入在入口处做好接地保护。
浪涌保护器,防雷器浪涌保护器,防雷器外来导体处理:所有水管和电缆金属穿管要求埋地进入机房,水管和电缆铠装外皮和保护金属管在进入机房时接地,电缆选用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进入机房电缆相线和中线通过浪涌保护器接地。屏蔽与布线要求洪水预警系统设备机房的屏蔽符合国标GB-第条规定,线缆屏蔽应符合第条规定。线缆敷设按第条规定,合理布置线缆主干线的金属线槽,并根据GB-表和表的规定,合理布置线缆与引下线、保护地线、给水管等其他管线的间距以及线缆与电力电缆、变电室、配电箱等设备的间距。同时施工时,要求注意系统信号线缆的路由走向,减小线缆自身形成的感应环路面积。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为改进电磁环境,机房考虑等电位连接与总汇流排做好金属连接,并与防雷装置相连。机房设等电位连接网络,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形式采用S型和M型两种结构形式组合,各设备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网相连接。LPZ0A或LPZ0B与LPZ1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每层楼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设备机房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共用接地装置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通过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设备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板。接地干线要求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接地干线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不同楼层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或不同雷电防护区的配线交接间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楼层配线柜的接地线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优先选择自来水管等自然构件和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并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