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为甲听令而行,烟台毓璜顶医院医生深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淑玉通讯员李成修马瑾疫情发生后,烟台市卫健委第一时间成立专家组,医院接到命令,积极响应,呼吸科专家邹慎春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专家李小丽副主任医师作为烟台市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专家组成员,立即进驻到烟台市新冠医院——医院,自愿加入疫情防控一线,至8月16日,已在前线奋战16天。疫情就是命令无所畏惧深入一线新冠病毒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尤其是这次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症状不典型、治疗时间长,并且可能出现免疫逃逸等特点。此次,烟台确诊的第一例病例感染的是德尔塔病毒,这无疑加大了此次疫情防控的难度,对预防、救治、护理、消杀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染者的呼吸道病毒载量是原始毒株感染者的倍,自我复制速度非常迅猛,患者潜伏期明显缩短,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呼吸科邹慎春主任介绍道,“面对德尔塔变异毒株这样的特点,我们也不知道新一轮的疫情会怎样发展,会有多少病例出现,确诊患者的病情怎样转归,更强的传染性会不会导致院内感染,我们能否安全回来。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过多地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忽略这些‘无知’,用好我们的专业知识,用好我们去年抗击病毒的经验,以‘无畏’的心态践行医师的初心使命。因此我们申请到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战斗中去,为国家、为烟台、为我们的家人朋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据了解,在年初疫情暴发之际,医院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就有多批次、多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驰援武汉。“舍生忘死、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不仅是医院的抗疫指南,也是医者仁心、舍己为人,治病救人文化的一种传承。并且,自疫情暴发以来,医院每个月都有针对医护人员的疫情防护培训,包括学习新冠防控管理指南、诊疗指南、防护服穿脱、防护服处理、隔离区管理等内容,每个季度会对每个医护人员进行相应考核。这些专业训练都为突发性疫情应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防控就是责任毫无保留救治病患重症医学科李小丽表示:“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与呼吸科邹慎春主任一起合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在呼吸及危重症相关疾病的诊疗工作中的丰富经验,病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是我们作为医生的责任,支援一线,义不容辞。”进驻医院后,呼吸科邹慎春主任、重症医学科李小丽副主任马上投入到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中,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史,研判每一项检查、化验结果,结合患者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采取MDT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与省市专家组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做到“一人一案一策”。工作中,为了仔细、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冒着被感染风险进入病区,动态调整诊疗医师方案,阻止患者由轻型、普通型向重型转化,阻止重型向危重型转化,尽早让患者转危为安。看着患者病情逐渐趋于平稳,重症患者也转危为安,邹慎春、李小丽的心情也跟着逐渐稳定下来。健康就是梦想同心筑梦牢记担当进入隔离病房,所有人需要穿戴笨重的防护服,汗水打花防护面屏看不清路,隔离服内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这是一名普通的抗疫工作者的工作常态。一片口罩之后的无声,是对生命相托的专注;一袭白衣之下的仁爱,有颗救人济世的至诚之心。邹慎春和李小丽直言,此前新冠肺炎救治的一线工作成功经验给院里的医护人员带来很多信心和底气。首先在应对大规模核酸样本采集上,医护人员在穿脱防护服、设置安全区域和污染区域、规划采集点防线等方面,更加轻车熟路;其次,在对确诊病人的护理和治疗上注重实效,更加专业和规范;再次,因为有好的经验可借鉴,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也更为稳定,保证病例筛查工作、病患治疗、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下去。医院的工作只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它。
上一篇文章: 森林防火边防海防河道监控最前沿全场 下一篇文章: 疫情防控中爱的守护夫妻档相互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