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冈为生命护航枣庄一位援助湖北医疗
今天是我来到湖北黄冈的第26天,26天来,每天都有令人温暖、感动、难忘的事……
//
挥手自兹去……
01·
挥手自兹去……
回想起年三十接到通知后的兴奋、紧张和不舍,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时,很想好好地和家人吃饭,可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激动得厉害,一次次拉着儿子胖乎乎的手,一次次拥抱他,告诉儿子妈妈爱他.......晚上,我刷起朋友圈,看到中国空军战略运输飞机运输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不知道我们什么时间出发,心里忐忑中有些向往,向往早点飞往武汉参加救治。
初一下午,医院领导为万国峰医生和我举行的送别仪式,挥手告别亲爱的同事,承载着大家的期盼和祝福,26日凌晨三点抵达湖北黄冈。
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02·
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27日,早早起床洗刷,来到酒店会议中心进行培训。下午分组练习穿脱防护服、学习手卫生知识,要求人人过关,严格考核。每一个动作,都要细细揣摩,究竟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防护。医院尚未投入使用,山东医疗医院工作,专科床位张,收治了很多疑似和确诊患者,所有医务人员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
28日上午考核结束,来到即将投入使用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真正见识到了中国速度!医院的同事们一起搬运物资,理顺救治流程,调试各种机器……一个初具规模的病房建好了。虽然这里没有空调,天气湿冷,但我们就像充满热血的战士挥汗如雨,一排排呼吸机就像列兵一样排列在病房。晚上十点,配备基本齐全的ICU新病房组建完毕,这里就是我们未来的战场!山东医疗队全面进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也意味着山东全面接管黄冈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
//
用微笑面对困难
03·
用微笑面对困难
28日回到宿舍已经晚上8点多了,简单吃了点饭。不到半小时功夫,组长医院收拾物品,开始迎接转运患者,丁敏护士长留下一批党员值第一个夜班。晚上11点,第一个患者入住ICU,护士长让我们赶紧撤退,但她依然在病房加班加点,为护士长点赞,自进驻大别山以来,她真的是日夜操劳,整理库房和各种医疗物资,做好感控工作,恨不得24医院。
重班时,和我的战友万国峰留下一张合影
29日凌晨四点我们上班时,病区已经满床了。我们小组在组长仝文的带领下,医院,正式进入隔离病房投入工作。穿脱防护服需要花很长时间,每一寸皮肤都不能露在外面,外面还要穿上一次性防水隔离衣,带上护目镜,三层口罩。开始时由于防护用品紧缺,医院准备的防护用品,所以每个人的装备不尽相同,没有鞋套我们就套塑料袋,没有面屏我们就用治疗巾捂上口鼻,办法总比困难多。进入病区前,我们小组成员间不断互相鼓励,互相提醒,互相检查,绝对不漏掉任何细节。
病区收治的12名危重患者中,其中1人在做血滤,2人气管切开,8人使用呼吸机,其他人使用高流量或者无创呼吸机。在这里,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快,需要时刻观察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悬着的心跟血氧饱和度的数值一同浮动,只有血氧饱和度90%以上,才感到放心一些。
医院暂时没有空调,一个班下来,真的不是一般的冷,在隔离病房里面穿着保暖内衣和防护服还好一些,但出了隔离病房,是透骨冷啊!坐在电脑旁负责处理医嘱的小伙伴,要把电暖器放在身旁,甚至裹着被子处理医嘱。出了隔离病区,没有热水,洗手时都感到刺骨凉,更别提洗澡了。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我们要照护好患者的信念。
我们的付出,值得!
04·
我们的付出,值得!
和同组小伙伴们值的第一个班,遇上患者死亡,一起进行尸体料理,谁都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第二个班时遇到抢救,气管插管,胸外按压……我们来自山医院,但大家丝毫没有感到因为刚刚组队的生疏,反而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磨合很久的队伍,配合默契,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配合医生抢救,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互相对视时,我们能感到对方眼里掩饰不住的欣喜,打个胜利的手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在帮一个持续高流量吸氧的患者打留置针过程中,他为我们竖起大拇指,直说谢谢山东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更有信心。听着他缓慢地说着尽可能让我听得懂的普通话,让我感觉到身为一名护士的光荣和责任,一句话足以让我感到满足,让我感到所有的付出值得。
这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是满满的感动。能加入这样的团队,我感到无比自豪!(吴林林)
来源:健康枣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