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同气连枝的跨境战疫南方新闻网
珠海、澳门地缘相近,两地往来频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两个背靠背的近邻,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握紧双手。
疫情发生之初,两地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当即建立了联防联治机制,实施每日即时、多轮通报制度。
三十余天战“疫”中,珠澳两地始终互撑互助、互相援手。在相互通报病例信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珠澳建立起高层级、多架构、全方位密切联系、四通八达的沟通机制,携手并肩联防联治。
进入攻坚时刻,任务依然繁重艰巨,越是艰险越向前。珠海与澳门的共同防疫战线,坚固如初。
南方日报记者梁涵刘梓欣刘艳婷
连成“一条心”
本月10日,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副市长阎武这样形容珠澳疫情联防联治机制:“珠澳之间搭建了一座同心桥,织起了一张联络网,一双情谊之手紧紧相握。”
珠海经济特区本因澳门而生,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和服务澳门的使命。澳门所需,珠海将倾其所能。疫情当前,这样的思路更加凸显——疫情来袭,两地迅速反应,当即成立联防联治机制。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珠澳两地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紧急碰头会,分析预判疫情发展趋势,当即建立两地联防联治机制,实施每日即时多轮通报制度。
次日起,珠澳两地每日上午10时、下午3时和5时相互通报病例信息、治疗方案、疫情防控措施、口岸对接事宜等。
防控之战,两地共织联络网,互相支援、协同共进。
在阎武看来,通过联防联治机制,珠海和澳门不再是两个孤立的城市在分头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而成为了珠江西岸一对背靠背的兄弟,互相支援、协同共进。
在这个机制下,珠澳两地联手搭建起一张高层级、多架构、全方位密切联系、四通八达的沟通联络网,这张网“横到边、纵到底”。
横向上,它贯通了已有的珠澳跨境口岸合作、警务合作、医疗转诊等沟通机制;纵向上,它既可以直达珠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也能贯穿至医生护士、基层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和物业保安。
通过这张网,珠海前线的医护人员,能以最快速度分享和应用钟南山院士向澳门行政长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也是通过这张网,珠海快速、妥善地接收了数批疫情发生地的境外旅客,帮助他们从港珠澳大桥口岸返回珠海。
攻坚时刻,联防机制坚固如初,共同筑起安全屏障。
关键一役已到来,向着胜利的每一步都不可懈怠。连日来,全国各地逐步有序复工复产,内地雇员返澳大潮同时来临。坚持严防严控,珠澳双方达成一致,珠海继续协助澳门强化防疫措施。
17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对外宣布,自20日零时起,在入境澳门前14天曾经到过内地的外地雇员,须到指定的珠海观察点接受医学观察14天,取得珠海卫生部门发出的无感染证明后才可入境澳门。双方共同筑起一道防疫安全屏障。
搭起“一座桥”
跨境关口,这是珠海、澳门两地往来的咽喉。如今,更成为架设在两地之间、一座关乎万千人生命健康的“生命之桥”。
这是一座助人们安全抵达对岸的“守护桥”。
2月12日下午,在澳门成功治愈的武汉籍新冠肺炎患者罗女士,在澳门警方的护送下,抵达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随后,珠海安排车辆,将其送至在珠海的男友家中居家隔离。
罗姓武汉女士并非个例。疫情发生以来,已先后有数千名湖北籍旅客,通过包括港珠澳大桥口岸在内的珠海各口岸,安全顺利返回内地。
这是一座运送紧急防疫物资的“救援桥”。
除了守护频繁往来两地的人员,这座“桥”也是守卫珠海澳门防疫物资、民生物资畅通往来的“绿色生命通道”。
2月18日晚7时20分,眼看着口岸货运通道即将关闭,箱共30万只一次性口罩却还在路上,珠海通宇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诚焦急不已。
此时,一通电话响起。“放心,无论这批物资多晚到,我们都会等。”横琴海关关员的一句承诺,让胡诚放下了心。
为了让疫情防控物资快速通关,本应晚间8时关闭的横琴口岸货运通道,特意延时开放到深夜。晚上11时30分左右,一束车灯照亮横琴出境查验平台,载着一次性口罩的厢式货车顺利抵达。
这是一座供应生活物资的“保障桥”。
不止紧急防疫物资,澳门居民必须的生活保障物资,也是通过这座“桥”往来运输。
每天清晨6时许,拱北口岸鲜活农产品查验平台上,一箱箱供澳农产品准时送达。几个小时后,这些来自珠海的新鲜蔬果食品,将分头送往澳门的各大超市和市场。疫情期间,这条民生通道的物资输送从未间断。
据统计,春节期间,1月24日至2月20日,拱北海关共验放供澳鲜活农产品批、约吨。
相比平日,疫情期间的口岸管理风险大、难度高。1月27日起,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拱北口岸每日通关时间缩短3个小时,横琴、青茂、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等尝试为其分流。
期间,澳门也从源头疏导,将大部分需深夜通关的旅客分流。随后,人流密集情况逐渐缓解,往来人员的安全得以更好保障。
紧握“一双手”
珠海对澳门的守护诚挚贴心,澳门予珠海的援助同样温暖人心。
疫情暴发后,一众澳门企业家、知名人士及普通市民第一时间站出来,在海外采购医疗防疫物资,支援捐赠珠海和内地其他地区,尤其是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
一个细节让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的海关关员记忆深刻。
战“疫”打响不久,年逾花甲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副主席刘艺良来到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连续数日凌晨辗转在关口一线调研,只为获取疏导通关、安全防控的第一手资料,帮助解决通关高峰问题。
2月4日,一个电话打到了拱北海关下属的青茂海关防疫一线,致电者正是刘艺良。在调研中,他了解到海关防疫物资短缺,于是个人捐赠一批口罩,以解关口燃眉之急。10日,他又将个口罩送到了横琴海关的一线防疫现场。
刘艺良的举动,也是澳门各界的共同心声。疫情期间,澳门各界爱心团队送来源源不断的援助:
1月31日,中山医科大学澳门校友会向中大五院捐赠一批防疫物资;
2月3日,澳门四家企业联合向珠海横琴捐赠5万只口罩;
2月10日,澳门爱心人士李先生向内地捐赠一万七千多副防护手套;
2月2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向内地捐赠近45万只口罩……
“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每日变动的统计数字,牵动着无数澳门人的心。”马志达说,“我们应该向在战‘疫’一线的人们致敬,更要尽自己所能为他们保驾护航。”
据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不完全统计,截至17日,澳门社会各界向内地捐款捐物累计超过4亿澳门元。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就像两个兄弟之间,一双紧紧相握、守望相助的情谊之手。”阎武表示,珠海将继续发挥珠澳疫情联防联治机制作用,加强与澳门特区政府的工作协调和对接,与澳门一起,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焦点行动
政策杠杆助力
自贸区重点项目建设
减免租金及物业费、给予贷款支持、补贴社保费、延期纳税……2月5日,横琴新区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帮扶企业共渡难关若干政策措施》,重磅推出10条举措,以帮助疫情期间受影响的企业共渡难关。
横琴新区是粤澳深度合作的主平台,疫情期间,横琴的企业也迅速行动起来,接送医护、搜罗口罩、研发疫苗,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在完善防护措施的同时积极贡献“横琴智慧”;复工复产的大潮下,横琴的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一大批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快开工复工。
从写字楼到项目工地,横琴新区的产业链条各环节快速响应,政企有序联动,正逐渐重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政企联动打出抗疫“组合拳”
就在10条“救企”举措推出两天前,春节后办税厅正常对外服务的第一个工作日,横琴新区税务局便推行“战‘疫’10+2”办税服务,举全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渠道。
发票线上申领,免费邮寄到家,办税服务厅人流聚集减少了,纳税人办税的“安全系数”也提高了。同时,横琴税务部门还通过减免医疗机构相关税务着力支持医疗救治,并积极引导纳税人前往智能办税微厅、无人值守办税厅、24小时自助办税区等实现“自助办税”。
为横琴企业提供非接触式便利服务,工商部门也接住了“接力棒”。2月14日,横琴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横琴新区工商局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帮扶企业共渡难关若干政策措施》,通过优化商事登记业务网上办理渠道,便利企业办理登记;同时,实行网上申请办理商标注册,并提供免费寄送服务。
为了更好维护横琴旅游岛形象,横琴新区工商局积极协调长隆、星乐度、创新方等景区发布公告,同意无条件退票退费,并关闭园区进行疫情防控。据不完全统计,退费政策出台后,横琴长隆短时间内已自行接收并退费单。
一边是政策“硬核”支持,一边是企业“智慧”助力。来自横琴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的各个企业,也在不断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自身智慧。
专注于新能源智慧出行领域的珠海小可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为医护人员和环卫工人提供通勤服务,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健康监测及营养餐点。同时,充分运用定时消毒、智能调度、信息追踪等措施和功能,为所有乘客提供健康保障。
而在线上,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利用其创新电商平台,通过开启“抗疫计划——医疗物资全球搜罗”行动,携手葡萄牙、巴西等众多海外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搜罗医疗防护物资,并全部供应给政府、园区等予以分配。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
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把目光聚焦于实验室,走在了抗疫科研一线。获知疫情后,该公司董事长彭育才立即放弃春节休假,运用目前世界领先的mRNA技术,与团队日夜奋斗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中。据悉,该公司已于2月1日将疫苗标准样品交付国家相关科研单位进行药效验证。
在横琴创意谷,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天蓝也在实验室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除夕前,他紧急召集了7名研发人员开展新冠病毒快检套装研发,最终成功研制出一款名为VirusHunter的快检套装,利用芯片技术替代了传统试剂的人手操作,以实现疫情一线的快检需求。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稳”复工复产。在政府、企业的携手推动下,除了24小时“不打烊”的实验室,横琴新区还有众多建筑工地在逐渐“苏醒”。
面对区内个建筑工地,优先保障重点工程项目有序复工,成为了横琴新区目前的工作重点。对此,横琴新区提前开展工作预判,对返回横琴作业的工人进行分区域把控,进一步严格落实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等。
2月20日,横琴新区建设环保局印发《全力支持建筑工地复工的通知》,简化程序为提交“承诺书”即可复工,并按返岗人数给予企业最高每人元的一次性复工奖励,同时政府出资向横琴人寿购买建筑工人意外伤害团体险(含新冠肺炎)。
在吃下政府给予的“定心丸”后,一大批项目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快开工复工,为稳投资持续“加码”。
目前,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横琴科学城、横琴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黑白面将军山隧道工程等重点项目已有序复工。
“横琴口岸项目采取分批返珠、分批隔离的方式,从2月18日复工至3月10日,预计进场余工人,将分四批返回,争取尽快恢复全面施工。”珠海大横琴口岸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亲历者说
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
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坚守者应该如何守护横琴这座旅游岛?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介绍:“将社区管控做到最细、隔离措施做到最严、复工复产措施做到最实,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杨川认为,针对横琴新区国际休闲旅游岛这一定位,越是临近春节假期,越要提前做好精准防控。
“横琴的外来游客多,防疫工作更要抓得早、抓得实。”杨川介绍,横琴新区早在1月26日就关闭了包括长隆度假区、狮门娱乐天地、星奇塔无动力世界等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场馆,并停止一切聚集性活动,同时设立了3个酒店共计个房间专门用于集中隔离和安置余名湖北游客。
“除了在源头减少病毒扩散的可能,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病毒筛查工作。”1月31日,横琴在全市最早启动湖北籍旅客的咽拭子采样并进行核酸检查。杨川介绍,目前横琴新区已累计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超过人次,而珠海市第一例无症状确诊病例就是在全区大筛查中发现的。
“其次是要将社区管控做到最细。”据介绍,横琴出台《关于劝导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暂缓返回横琴十条措施》,要求滞留在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在广东省一级响应解除前不得返回,对已返回人员一律隔离观察;加强对返乡人员排查,各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检测,对外省返回横琴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发放《健康告知书》和《隔离通知书》。
如何将措施和通知真正落实落细?杨川介绍,面对疫情,横琴细化成了67个“网格”。“横琴新区共组建区、镇、社区三级防控网络,每个网格由社区干部、卫生健康机构人员以及社区民警组成三人小组,对网格内返乡人员及居民建立台账,掌握重点人群行踪,对居家隔离对象每天早晚进行体温检测,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