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幕后英雄记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检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在前线与疫情搏斗的勇士,那么检验科的检验师们则是侦察病毒的幕后英雄。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焦有诚做着平凡而又精细的核酸检测工作,夜以继日与病毒“近身搏击”,力争以最快速度为前方战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屏障。
年春节前夕,各省多地出现散发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随着学生放假、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一时间,医院核酸检测PCR实验室的工作量激增。作为烟台市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焦有诚刚刚结束援藏任务胜利返蓬,还没来得及休整,便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毅然投入到PCR实验室的紧张工作中,开启了“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
对于大多数群众而言,核酸采样只需几秒钟即可完成。但是对于检验人员来说,每一份标本送到PCR实验室,都需要经过标本转运、标本签收、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审核上传等一系列复杂耗时的步骤,一套流程下来需要4个多小时。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焦有诚时刻提醒自己,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有序零差错,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PCR实验室里,焦有诚身穿高度密封的防护服,加上周边多台机器同时运转、不断散热,即便把空调温度开的很低,不到半小时,防护服里的衣服也完全湿透了,甚至能拧出水来。然而,焦有诚顾不上那么多,一心只想着“我工作快一秒,老百姓就早一分放心”,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春寒料峭的三月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仙境蓬莱按下了“暂停键”。作为一个检验人,焦有诚的职责和使命一刻也不敢停止。3月15日晚上8点,焦有诚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还没来得及回家,突然接到紧急任务:“立即赶赴蓬莱区PCR方舱实验室。”焦有诚顾不上白天工作的疲惫,与战友们迅速准备好物资,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核酸检测工作中。凌晨时分,PCR方舱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那一晚,他与战友们连续奋战了14个小时……
连日来,焦有诚以实验室为家,将自己“钉”在了岗位上,为了加快核酸检测速度,他中午干脆不回家,仅利用零碎的休息时间在实验室里趴一会儿,然后继续投入战斗。一个班次10个多小时下来,他完成的核酸检测标本堆满了一面墙。20混1的试管较原来更长更粗,光是拧试管盖这样简单的操作,焦有诚每天就要重复无数遍,渐渐地,他的手指磨出水泡和硬茧,手指关节出现痉挛,肩膀也累得抬不起来。但他依然没有丝毫懈怠和退缩,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勇气。自3月12日以来,焦有诚与战友们累计完成核酸标本检测多万余人份。
焦有诚的妻子王春晓,是医院政工科的一名主管护师。疫情期间,她将家中的两个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顾,主动报名参加一线核酸检测任务,先后多次奔赴紫荆山街道和北沟镇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你回家,我上班,你进家门,我已在上班的路上。”疫情下的这对夫妻,由于工作的忙碌,即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好几天都见不上一面。偶尔碰见了,也不忘互相给对方打打气:“加油,今天好好干!”
焦有诚每天忙完回到家,几乎都是凌晨,他的两个孩子早已进入熟睡状态。谈起孩子,焦有诚都感到十分愧疚:“最对不起的是孩子,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自己能多点时间陪陪孩子。”
每当有人问起焦有诚:“你天天像陀螺一样工作,累不累?”焦有诚总是笑着说:“累啊,但我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都必须这样去做。”(通讯员:艾萧春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