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西宁同心守护来自核酸检测一线的感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5月6日20时55分,西宁新增1名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随即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安排部署,为排除隐患,预防风险,经研究,决定于5月7日9:00至15:00在城西区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疫情再次来袭,一声命令,许多人又奔赴在了一线:所有社区天不亮就已经搭建起蓝帐篷;医院派出医护人员驰援城西区;退休老党员火速变身“大白”,支援核酸检测;公安民警凌晨奔赴大小路口,控制人员流动;物资保障全力调配,确保百姓生活不受影响……每一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的你,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你们就像一道光,给了我们踏实和温暖。
记者在一线,看见西宁、记录西宁,看见光、感受温暖,5月7日,西宁晚报派出六路记者分赴城西区核酸检测一线,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战疫中那些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故事用笔和镜头传递出去,把客观真实的一线状况传递出去,和坚强的西宁人民一起,共渡难关。(记者张永黎)
摄影:闫鸿
令人感动!退休老党员在消杀一线
时间:5月7日9时
地点:锦程嘉苑核酸检测采样点
他们平均年龄在65岁。
他们是一群热心的老党员。
2时,他们依然在社区搭建帐篷。
8时,他们又出现在了各采样点。
5月7日9时许,记者在锦程嘉苑核酸采样点见到了这些令人钦佩的老党员,他们身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身背消杀器,仔细进行着消杀。
“接到通知后,我们便在群里动员大家积极担任志愿者,虽然已是深夜,但是群里顿时沸腾起来,大家开始踊跃报名。”医财巷东社区委员车生挺说。
于是,锦程嘉苑楼院64岁的支部书记成国勋带头、平均年龄在65岁的退休党员们在2时积极配合社区工作搭建帐篷,并于次日8时抵达各采样点开展工作。
令人感动!担任消杀员的老党员郭存龙和姚军年龄分别是54岁和59岁,他们全天候身着防护服在采样台前进行空气消杀,一天七八个小时下来,饭不能吃,水不能喝,每人在每个台位前大概能喷掉20壶酒精,就是在这样高强度又面临危险的工作下,他们从不埋怨,也不喊累。
“一线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们还能出点力,就跟他们一起为这座城市贡献点力量。”郭存龙说。
“7日零时起,我们全部到岗,连夜在四个采样点共搭了24顶帐篷、12个采样台,区级街道联点单位在职党员、老党员积极响应,组成了15人的社区志愿者团队,共同组织辖区居民错峰前往各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车生挺说。
据她介绍,自接到通知后,社区19名工作人员一小时内全部抵达工作岗位,立马开展工作,从零时起到4时搭建好帐篷,随后准备物资等待医务工作者就位。(作者:赵晓莉)
24天未回家!80人采样队再出征
时间:5月7日16时30分
地点:集中隔离酒店
他们刚刚解除隔离。
原本要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却再次整装待发。
他们连续24天没有见到家人,思念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
“刚刚解除隔离,本来打算今天回到岗位正常上班的。”5月7日16时30分,刚回到集中隔离酒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王建全说。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需组建一支80人的核酸采样队。医院闻令而动,各科室人员踊跃报名,迅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核酸采样队,仅用了1小时就完成组建。
深夜集结,星月出征。
6时30分,一支80人的核酸采样队登车出征,奔赴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办事处11个核酸采样点、40个核酸采样台。“我们这80人的核酸采样队4月13日参加了城东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于4月30日开始隔离,原本计划于5月6日晚解除隔离,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但疫情再次来袭,作为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接到命令后,我就打电话和家人作短暂道别,收拾好备用的防护装备,等待出发。”王建全说。
从7时30分抵达核酸检测采样点就开始工作,一直到14时完成才吃饭、休息。信息采集、消毒、核酸采样……所有工作在有条不紊中紧张进行。“过去的20多天都是在做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所以大家对每项流程都比较熟悉,干起来也得心应手。”王建全说。
连续24天没见到家人,王建全心中很是想念。“每次视频时看你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浸透了全身,脸上印着深深的痕迹,我们做父母的怎么不心疼!但我为有你这样孩子感到骄傲!”母亲对他这样说。
“再忍忍,很快就会回家了。”王建全哽咽道。(作者:李旭升)
一声令下!顶帐篷一夜搭建起来
时间:5月7日9时
地点:胜利宾馆停车场
1、2、、、、、、……这组数字是什么?
记者来到城西区采访时,被这组数字所感动。5月7日1时“一声令下”,城西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正式展开,经过2小时努力,4时全区核酸采样点个点位、个台位、顶帐篷全部搭建完毕、物资全部配发到位;6时30分,各点位物资分发到位;8时30分,医护人员、信息采集员、志愿者到位,采样前准备工作一切就绪;9时核酸采样正式有序进行。
名医护人员,余名党员机关干部、余名志愿者、还有更多无法用数字统计的公安、城管及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西宁是我们的家!”
“不怕困难,西宁一定会越来越好。”
“每个西宁人都是一束光,会照亮西宁的黑夜。”
疫情防控,太多的平凡令我们感动。
“今天天气很热,你看他们的面罩里全是汗水,昨晚我们酣睡时,他们彻夜未眠,每一次,他们都冲锋在前,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走出来做个核酸算得了什么?只有好好配合,再配合!”一位准备做核酸检测的大爷对记者说。
听到这里,记者心头一热,瞬间一股暖流涌动。
那些数字背后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作者:邹鹏)
摄影:闫鸿
无所畏惧!志愿者24小时随时待命
时间:5月7日8时30分
地点:青海演艺集团门口核酸检测采样点
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
每一次疫情来袭,他们主动请缨。
7日8时30分,记者在省演艺集团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见到了这群可爱的志愿者。
“请佩戴好口罩,提前扫码截屏,排队间隔两米线距离,做完核酸不要聚集直接回家。”他们主动包揽了“小喇叭”的工作,忙碌的身影宛如当天的太阳,照耀着核酸检测采样点的每一个角落。
“志愿者24小时随时待命,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快走。”在省演艺集团工作的黄涛和他的6个小伙伴,因为有过当志愿者的经验,这次他们又主动请缨,5月6日晚便来到古城台街道办事处,等待分配工作。
5月7日1时,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省演艺集团的门口开始搭建帐篷,准备桌椅板凳,拉好警戒线,贴好2米线地标,复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