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疫中谋变新商业模式站上风口新华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0.html

来源:经济参考报

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扰动国内经济,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明显。《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多家企业发现,面对严峻形势,一些企业因时而动,从不利环境中寻找机会突围。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发挥职能,做好服务,打出政策组合拳,为企业排忧纾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暂且有限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危机也在倒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模式,催生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态势。

疫情扰动经济企业因时而动

恒大研究院此前发布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称,此次疫情对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春节本是全年线下消费的黄金期,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从生产到供应到消费都处于半停滞状态。主打淮扬菜的淮安翠和餐饮董事长章丽青介绍,由于餐饮行业有一定的外出和聚众属性,在严格的防控举措下,受到较大冲击,该公司仅菜品原料损失就近百万元,还不包括每天的维护成本。

“等待疫情拐点期间,地方政府出台系列政策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纾困。为提高自身‘免疫力’,企业还对员工进行线上培训,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防疫措施,外送、无接触餐厅等运营新模式也在酝酿中。”章丽青说。

面对疫情“大考”,大中小企业纷纷因时而动,通过机器换人、技术改造、智能平台等方式展开自救,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努力化危为机。

2月10日以来,全国多地企业陆续复产复工。在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质检车间内,10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检测设备24小时连续运转,其中的机械手正迅速将零件进行流水线式拍照、检测、转面。这些设备是国内自主研发产品,一个小时内可检测个零件,比人工检测效率提升近10倍。

该公司董事长王明喜介绍,过去需几百上千人对一种产品六个面不同的缺陷进行分检,现在依靠智能质检系统,可以做到机器自动检测。他表示,公司在年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大部分生产流程实现“机器换人”,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依旧维持了70%到80%的产能。

面对持续短缺的防疫物资,部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火线”转产,达成企业与社会双赢。2月3日,红豆股份的首套一般防护服顺利下线,目前日产量已达上万件。红豆股份常务副总经理顾金龙介绍,公司于2月初启动防护服生产,把具备医药生产级别的10万级洁净厂房改造成防护服的生产车间,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防护等级。目前公司正准备生产医用防护服。

无独有偶。除向重点地区捐赠物资外,远景科技集团决定自行生产口罩,规划日产十万只。“预计自动生产线在2月底到货并调试结束,3月初开始投产。”远景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张雷说。

疫情虽让各行各业备感压力,但也随之催生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2月12日,盒马宣布开启新一轮招聘,开放三万个岗位,包括总部采购、技术、运营等,也包括一线门店小二,其中配送人员最为紧缺,“共享员工”模式持续发酵。

疫情下的“宅经济”同样焕发生机,线上教育、远程办公和社群营销迎来行业新风口。据钉钉官方消息,有超过万家企业组织的两亿上班族在线开工,随着各地陆续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在线网课,预计有万学生通过钉钉在线课堂的方式学习。为应对线下客流量锐减,南京德基、金鹰等大型商场纷纷推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51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