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抗疫我的志愿者日记

邬惠英

作者简介:邬惠英,中国致公党党员,高级教师,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在一杯清茶一本书的时光里,回首往事,记录点滴,给平淡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学校组织教师到亚都社区做志愿者,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早上先到社区门口集合,我和怀妹妹分到秀洲公园的城市驿站核酸采样点。

到达城市驿站,等待核酸检测的居民已经排起了长队,监测点只有一名社区工作者和一名医生,一个扫码,一个采样。他们让我们穿上蓝色的隔离服,戴好帽子和口罩,我们就开始工作了。

起先只是帮忙维持秩序,提醒居民们排队保持一米距离,关照他们提前出示健康码。后来,天气转晴,太阳出来了,手机屏幕反光,扫码成了问题,常常是多次都不成功。前来做核酸的人员络绎不绝,绝大多数是黄码,一问才得知,各个小区里的黄码人员都到这个采样点来做核酸。

想起昨天朋友圈看到有单位做核酸是撑着伞的,朋友解释是为了方便扫码。在城市驿站找到了伞,向工作人员借过来,因为是普通伞,遮阳效果一般,扫码依然不是很顺利。队伍越来越长,从公园的东南角拐弯后一直排到公园的大门口,估计有上百人。扫码不顺利影响了采集的速度,排在后面的人开始抱怨,怀妹妹和另外几位志愿者一直在维持秩序,安抚他们的情绪。我这边主要想办法帮助扫码的工作人员遮住太阳光,一手撑伞,一手用纸盒挡。

“办法总比困难多”,城市驿站的工作人员想一个办法,拿来几个黑色垃圾袋,用两块宣传牌搭建了一个“暗箱”,这个办法非常有效,“暗箱操作”一扫就成。后来,杭州妇保院的三位医生前来支援,直接在伞面上顶一个垃圾袋做“暗箱”,效果也不错。

期间也闹出笑话,一人大概没有听清把手机放在垃圾袋下,直接把头伸了进来,难不成他是第一次做核酸。当然,更多的是温暖瞬间,比如正在上网课的学生、孕妇来了,大家主动让他们排在最前面先做。又比如,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也没带身份证,只有一张出入证,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想办法输入身份证号码后为他们采样。

半天下来,站在太阳底下,普通的隔离服穿在身上感觉又闷又热,领口透湿汗水。最辛苦的是“大白”们,他们一早从各地赶来,来不及喝一口水,一个上午五个小时一刻不停地忙碌。采样结束后,看着他们“教科书”一般,熟练又从容地摘下面罩,脱下“铠甲”一样的防护服,再换上口罩,每一步都要做到洗手消毒。

看到他们脸上留下的一条条刻痕,很深很红,汗水湿透了头发和衣衫,医生们轻描淡写地说:已经习惯了。我心里默默地说:感谢“大白”,你们是天使,庇佑神州大地,远离疾患;你们更是战士,冲锋陷阵,奋战前线,义无反顾。

夜深人静,在钉钉家校本批阅完孩子们上交的作业,记录下今天的志愿者日记,时光恍若回到了年的那个春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加油,我们的大嘉兴!春天已来,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2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