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钢铁长城绥芬河海关抗击疫情

绥芬河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一座边境口岸城市,有着百年历史的中东铁路从这里穿过,连接着中俄铁路运输的大动脉。这座人口不足七万人的小城;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中俄贸易的咽喉要道;因其偏远,而名不见经传,外界所知之甚少。然而在今年的春初时节,因为新冠疫情的输入性暴发,这里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从3月26日至4月8日短短的十四天里,这里由零病例的净土突变为境外输入疫情的重灾区。面对这骤然而至、重如泰山般的压力,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绥芬河海关人不辱使命、不怕牺牲,以强烈的责任感面对严峻的考验,以超越极限的付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与疫情搏斗、与时间赛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城市保卫战,谱写了一曲曲儿感天动地卫国抗疫凯歌。巍巍天长山、汤汤芬河水,历史会铭记这些忘我无私无畏、紧急迎战疫情、特别能战斗的新时代海关人,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捍卫祖国边陲,用大无畏的精神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摄影许金成王振良

预警响起

年庚子新春,就注定了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岁月。大年初二正在人们沉浸在节日喜悦的氛围之中,分享着阖家团圆快乐之际。回到老家过年的绥芬河海关党委书记、关长赵城臣接到哈尔滨海关命令,因武汉疫情各隶属海关要做好应对准备,敏锐的嗅觉使他预感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赵城臣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急忙赶回绥芬河。他第一时间召开关党委会议,按照海关总署和哈尔滨海关工作部署,成立了绥芬河海关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严格要求所有人即日起24小时保持电话开机待命。会议对疫情风险研判、检疫排查处置、实验室检测、应急保障、联防联控等方面做出部署,制定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要求口岸一线部门立即行动,模拟实战要求开展人员防控演练培训。积极调拨储备防疫物资,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有同志利用多种渠道从外地购入一批单位急需的医用口罩。后来事实证明,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未雨绸缪的得力措施和瞻前准备,使得疫情突然来袭之时,绥芬河海关全员迅速上阵迎战、果敢坚决顽强地顶住压力没慌乱,在狂风暴雨中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疫情来袭

阳春三月,国内疫情已出现缓和,各地正有序进行着复工复产。此时俄罗斯疫情形势却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在俄华人开始回国,口岸疫情防控压力陡然增大。绥芬河海关立即调整一线力量进入战时状态,加强入境旅客健康排查,增加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抽样比例。3月26日,入境旅客核酸检测首次发现阳性,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绥芬河境内出现的第一例,口岸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面对回国人员的高密度涌入,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将面临什么。压力面前,海关人毅然决然地顶了上去,无所畏惧地冲上前线!就是那一刻起,他们没有了休息日,没有了上下班的时间,各负其责开始超负荷高效运转。随着入境旅客每天在增多,登临检疫、监测体温、采集拭子、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量倍数增长,很多关员穿上防护服一干就是七八个甚至是十几个小时。为了不上厕所和减少防护服消耗,他们坚持挺住不喝水不进食。经常是从早上9点第一趟班车入境开始,一直到半夜才转运走最后一名旅客,连续多天高强度的工作,脱下防护服后人累得几乎要虚脱,有的年轻关员累得偷偷躲到角落里哭鼻子,然而新的任务来了,他们擦干眼泪又接着投入战斗。随着入境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形势愈发严峻,一线人员被感染的危险也在不断加大。生死考验面前说一点不怕是不可能,危难时刻,各级领导带头冲向最危险的岗位,看到满头白发的领导站在最前线,同志们被感动了,他们知道这是祖国最需要自己的时刻,国门就是战场,身后就是自己的城市,后方就是我们的祖国,此时胸中升起的责任感战胜了恐惧,所有人义无反顾穿上防护服冲向了战场。

3月29日,已连续奋战多日的旅检科又迎来新的一天。当日入境旅客骤增,若在平时不算什么,但在疫情时期,从入境的一刻起海关要对每个人进行各个检疫环节的排查处置,每一环节都要谨慎细致,每一环节都面临风险。如果一个环节出现疏漏,让病毒携带者流入社会,后果将是不堪设想。所有人就是在这种压力下拼尽全力去工作,防护服湿透了,嗓子喊哑了,护目镜上的雾气模糊了视线,尽管站得红肿的双脚疼痛难忍,他们仍然半步不移的坚守自己的岗位。因精神高度紧张,早餐只吃了两个鸡蛋一直到深夜十一点多很多人都还没有饥饿感,脱下防护服后最想做的就是喝一口热水然后好好的睡觉……凌晨一点多,当科长朱长春带领大家做完疫情系统上报刚要休息就接到电话,实验室结果显示,当日入境旅客有多人核酸检测呈阳性,需要对这些人进行重新采样和流调。放下电话他们马上开始前期准备,凌晨四点赶往市内五家隔离宾馆,分别对这些人重新进行采样流调。当采完最后一个样本走出宾馆,已经是上午十点钟,回到国门的时候正赶上第一辆班车入境,脱下必须换掉的防护服换上新的防护服,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的他接着开始第二天的工作。

都说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这些关员都是平凡的人,也没想到做英雄,他们只是在坚守职责,灾难面前他们只想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和头顶上的关徽。

难忘的二十二小时

4月4日清明节,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雪落清明,清明难得晴!清晨天色阴沉灰暗,东北的寒风夹杂着雪花打在人们的脸上,口岸海关迎来了最艰难的一天。因莫斯科局部地区疫情扩散,很多华人从莫斯科乘机转符拉迪沃斯托克经绥芬河回国,其中有不少人已出现感染症状,他们希望回国得到更好的治疗。这时的绥芬河因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剧增,医院床位已经占满,该市各大宾馆住满了被隔离人员,而境外人员仍不断涌入,这座边陲小城已达到了承受极限!边境线上的海关人前面是归国的同胞,后面是家乡的父老,此时他们的心情和天气一样沉重。上午九时许,入境班车陆续抵达口岸,车上下来的中国人大多身着白色防护服,神色凝重步履缓慢,风雪中长长的队伍前面是一排中国警察在肃立,此时气氛肃穆而压抑。有一对夫妇刚踏入中国的领土,便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一路心中的恐惧无助和回到祖国的安全感交织在一起,在这一刻终于得到释放。

转运车上,绥芬河海关人员严格地进行着儿口岸卫生检疫。登临检疫、拭子采样、流调环节、和旅客最近距离地接触,这里因危险性高,被称作工作红区。登临检疫时车厢里人员拥挤、空间密闭狭小,两位旅检科长带头承担起这项极度高风险的工作!鼻咽拭子采样是一项非常危险而且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具有医学背景的柳丹和韩宁两位同志负责这项工作。采样时需要把拭子插入鼻腔八厘米处和咽喉深处,有的旅客因难受而剧烈咳嗽、打喷嚏,飞沫就直接喷溅到她俩儿各自的面屏上。柳丹在这个岗位已坚守了近两个月,高峰时期每天采集样本超百份,穿上防护服坐在台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硬是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份沉重的责任。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她面色苍白、走路常打晃儿但她仍咬牙坚持。科长下死命令让她回家休息两天,可她只休了一天就偷着跑了回来。韩宁本来刚做完手术身体尚在恢复,看到形势危急便把三岁的女儿留给丈夫主动赶来增援。清明节这一天,她们两人从上午9点开始采样一直到凌晨1点多结束,连续工作整整16个多小时。当最后一个拭子采集完毕,韩宁终于支撑不住瘫倒在地,同志们赶紧跑过去把她扶起来,有人感叹这哪里是在工作,这是在拼命!

深夜,旅检科长牟柏宇还在给旅客做流行病学调查,这项工作至关重要。第一时间掌握旅客信息,可避免调查滞后导致传播链、传染源等发现不及时造成扩散风险。做完流调将最后几名旅客转运到车上,这是一家老小四口,此前他们刚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跋涉抵达国内,有的已出现发热症状,看着这疲惫不堪的一家人,同样是疲惫不堪的牟柏宇流下了眼泪。这就是我们的绥芬河海关关员,他们心怀大爱,把每一名旅客都当做自己的亲人,当国外的游子遭到磨难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是他们本能的选择,尽管路途上增加了传播疫情的风险,作为海关人员理解他们,自己即使再难也要把同胞迎接回家。经过多方联系,把这最后一批人转运到指定地点后已经是早上7点了,距第一辆班车入境已过去了22个小时。

摄影许金成王振良

这是一个悲壮的不眠之夜,它将永远定格在每个亲历者的心中。

实验室里的战斗

绥芬河海关技术中心保健部PCR实验室,是黑龙江省内海关为数不多的三个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实验室之一,承担着绥芬河、东宁、牡丹江航空、陆路口岸进境人员病毒核酸检测任务。核酸检测技术性强、风险性高、责任重大。梁宏作为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室人员,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这项重任。从2月1日进行第一例核酸检测起,梁宏就把整个人交给了实验室。她深知从自己手中流出的每一个数据都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是不容有丝毫马虎的。核酸检测需要技术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而且过程不能中断。他所带领的团队经常一工作就是一个通宵,长时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处于密闭环境中身上早已湿透,双手被消毒液擦拭得红肿皲裂,面颊因长期戴口罩被磨破了皮。3月29日送检样本中突然显示呈多例阳性,数据出来后大家都很吃惊有些不敢相信。当时观点认为俄罗斯疫情不很严重,是否是实验室受到污染导致结果错误让大家高度紧张。梁宏与大家一起又重新进行实验,把所有环节仔细进行排查,结果显示还是如此。她们又通宵达旦反复做了五次检测,一次就需要四五个小时,最后又换了一间实验室复核,结论显示当初的结果没有错误。此时已过去了72小时,这中间梁宏几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创造了一个连续工作时长的记录,这个记录已不可以用吃苦耐劳来形容,而是超出了人的生理极限!事后有人问她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她说当时也不觉得困,就是憋着一股劲儿要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可是当事情过后,她已经累得下不了楼。

王菲是技术中心其它岗位人员,看到梁宏工作量很大主动要求来增援,考虑到工作的危险性,梁宏婉言拒绝了她,她又找到上级领导请战,坚决要和梁宏并肩战斗。她们与总关派来援助的同事密切配合,及时准确提供了大量样本检测数据,这些数据经层层上报,为国家判断国内外疫情总体形势,及时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抗疫群英谱

这次疫情造成的损失之大、影响之深已超出人们当初的想象和预判,它给很多家庭和个人带去了伤痛甚至死亡。不同的时代背景催生出不同的特殊群体,灾难面前总有一些人会挺身而出,用一己之力为他人撑起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时代从来不缺乏英雄,绥芬河海关在抗击疫情中坚守初心使命,以担当和奉献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抗疫英雄群英谱。

赵城臣同志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从春节后口岸恢复通关的第一天起,就出现在了旅检通道上。维持现场秩序、指导入境人员填报健康申明卡,和关员从事着一样的工作,从每天人员入境开始到放行最后一名旅客后他才离开,从2月1日至4月8日共68天,他坚持了整整68天,中间有几次到市里参加会议,结束后他又马上赶回现场。在口岸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后,他毅然穿上防护服站到了旅检通道的最前沿,第一个迎接旅客入境。身教胜于言传,行动就是榜样,领导带头冲锋陷阵让同志们深受鼓舞,更加激励起大家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心。

每天闭关后,其他同志回去修整,他还要继续工作,研究解决当天发现的问题,提示大家查找薄弱环节坚决避免疏漏。回到宿舍时常常是深夜,由于是交流干部,家在外地,家人也不在身边,他就泡碗方便面充饥。因连续作战他的高血压病犯了,加上饮食不固定,一个月下来他瘦了一圈。在危难之际以身作则,他以无声的行动彰显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境界担当。

张勇同志,头发已经花白,每天和同志们战斗在一线,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现场沟通协调,解决后勤保障,一拼就是一天,累得走路一瘸一拐,后来他索性搬到了国门现场住。一次有关员找他谈工作,由于劳累他从椅子上硬是没有站起来。

牟柏宇同志,作为现场当班科长,连续两个多月战斗在一线没有休息一天,一个多月不回家吃住都在单位。他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每天都在旅检“红区”岗位工作。一次由于过度疲劳,身边同事劝他注意休息,起身给他倒杯水,回头一看他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拿着那部随时待命的手机。

朱长春同志,为了省时间方便工作,他住在办公室睡了一个多月的沙发。4月4日那天,因入境旅客众多,在等待安置期间有人情绪比较激动,为防止发生意外,朱长春就对他们进行安抚劝解,当时他明知其中已有多人发烧,有的甚至说自己出现了症状,但朱长春仍一直陪在他们身边,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

张振山同志,不怕疲劳不顾危险,主动要求去采样方舱从事危险工作,一次因连续工作过度疲劳鼻子哗哗流血,染红了身上的防护服,第二天接着上岗继续战斗,有同事要来轮换他休息一会,他说,还是让我来吧!多一个人又得多耗费一套防护服……\

摄影许金成王振良

范东辉同志,在机关岗位主动请求去支援一线,她发挥自己的医学专业特长,为跨境运输俄籍司机进行健康监测,并撰写疫情传播风险调查分析报告,获得了海关总署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儿只是这个战斗集体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带病坚持工作默默付出,有年轻妈妈因隔离想孩子想得直哭,有夫妻俩一起奔赴抗疫一线撇下年迈的父母,没有丝毫个人抱怨……这些人都是普通的绥芬河海关人,大疫面前在他们的身上都闪现出了人性的光辉!在预料之外,紧急、突然出现的大考面前,他们,绥芬河海关人,都交出了合格答卷。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年春天的脚步,但没有打乱海关人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在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前,在祖国人民需要的时候,口岸海关人没有退缩,一线关员就像钉子般牢牢地钉在了国境线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来源:中国日报网/黑龙江记者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